app登录地址查询
CN ∷  EN
新闻动态 导航
新闻动态 热门
联系我们

邮箱:

手机:

电话:

地址:

新闻动态

成果共鉴,看中科附高师生如何联手叠满科研Buff_研究_课题_教学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5-07-25 22:20 点击: 157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袁静娴 方杰

7月9日,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举行2024-2025学年“项目式学习”优秀校本课程现场答辩展示活动,从课堂实践到深耕教育教学的课题研究,师生们以“研”为纽带,探索优秀的校本课程。

“项目式学习”优秀校本课程展示

案例展示环节,第一组的同学们化身“美食侦探”,用理性思维挖掘日常饮食背后的奇妙关联,让餐桌变成充满探索欲的实验室。第二组同学深入探究能随时随地“制造”热量的小物件,亲手触摸化学反应的温度,解锁科学的奥秘。第三组的同学以严谨的科学公式遇上灵动的戏剧舞台,在AI的助力下,枯燥的知识化身为舞台上鲜活动人的故事,让科学不再高冷。第四组的同学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成为贴心的“数字伙伴”,为青春期的小小烦恼提供温暖而智慧的支持,让成长少些迷茫。第五组的同学在历史与地理的宏大叙事中穿梭,探寻气候变化如何悄然改写人类文明的轨迹,从过往中汲取面向未来的深刻启示。

展开剩余77%

此外,第六组同学聚焦身边日常,将同学们对校园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度思考与奇思妙想,转化为优化细节、提升美好的实用蓝图,让校园更懂少年心;重启古老传说,与科幻文学进行“基因重组”,在传统与未来的对话中,孕育出令人惊叹的新奇文字世界,让想象无边界;直面成长中的压力与迷茫,同学们亲手设计心理自助手册,学习用自身力量构筑心灵的避风港,做自己的情绪守护者;关注社会热点,用青少年的独特智慧和满满责任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贡献充满创意的“少年方案”;思考如何在绿水青山间书写发展的答卷,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路径,让绿色理念扎根少年心。

从舌尖美食到化学反应,从AI应用到戏剧舞台,从校园日常到城市生态、历史长河,每一个项目都深深扎根于真实世界的土壤。同学们以跨学科的思维为犁,以协作的行动为锄,最终收获了充满创意、担当与智慧的果实。

展示环节结束后,科研处陈武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同学们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和热情鼓励,同时对未来项目式学习的深入开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检验教师课题研究成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7月11日,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还举行了2024-2025学年校级课题结题论证会。本次论证会由学校科研处精心组织,13项涵盖多学科、聚焦教学前沿的课题集中亮相接受专家评审。

科研赋能

论证会上,13位课题负责人依次登台,在5分钟内精炼汇报研究过程、核心成果与创新点。汇报结束后,评审专家们进行2分钟的专业提问,课题负责人进行答辩,最后评委们依据评审标准进行打分与点评。本学年参与结题的课题覆盖语文、英语、数学、生物、历史、化学、信息技术等9大学科,研究内容紧扣核心素养、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深度学习、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创新等教育热点与难点,充分体现了中科附高(深圳理工附中)教师敏锐的研究视角和扎实的实践探索。

语文方面,周琦老师带来《高三二轮复习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聚焦高三古诗词复习关键阶段,探索高效教学方法。

英语学科有多项课题,丁继达老师的《基于细节描写微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读后续写”水平的研究》,致力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唐恺老师的《外研社教材语篇与高考英语写作话题教学的有效融合研究》,探寻教材与高考的结合点;孙伟迪老师则关注《高中英语外研教材课文标题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启发》。

数学学科的课题同样颇具深度,卢瑞庚老师的《以教材例习题为背景的深度学习策略与案例研究》,从教材出发探索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杨玉洁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的三角函数专题教学研究》,有效地把核心素养提升与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刘桂丽老师的《数学章节导语教学研究——以2019年人教A版教材为例》,深入研究教材导语教学。

生物学科中,胡双芳老师的《SC-PBL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课程中的实践研究》,林腾浩老师的《核心素养下基于生物学教材习题的课堂教学策略和命题策略》,司茹兰老师的《高中生物学SSI教学对学生系统观的影响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助力生物教学。

历史学科潘崧嵩老师的《主体间性视角下培育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化学学科黄静老师《“三新”背景下高三有机化学复习教学策略的研究》,信息技术学科贺黎鸣老师《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高中“不插电”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都展现了各学科教师在教学研究上的深入探索。

课题汇报环节结束后,科研处陈武主任代表评审组对本次结题论证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发言。陈主任高度肯定了老师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展现出的严谨态度、扎实作风和创新精神,对各课题的亮点与价值给予了专业评价,同时也针对研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为老师们后续深化研究指明了路径。

(图片由学校提供)

发布于:广东省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